预约试听:

0757-82911996

13823462344

育儿百科

新闻动态

盘古树:作为父母,我们真的懂自己的孩子吗?73%的父母给出了相同的答案

投稿人:盘古树发表时间:2018-08-23

有这样两个小故事耐人寻味:

故事一:上海市某儿童画展,一幅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,评审专家们好奇地问这位小朋友,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,孩子回答,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。许多评委老师被打动了,这就是孩子的心灵,纯净如水,且充满想象力。

故事二:一个孩子,5岁的时候,他会画夸张齿轮下的蜗牛,7岁的时候,他会画厨房里怪异的大青虫,可是,10岁的时候,他只会在老师指导下,和同学们一起画一个中规中矩的纸折人……孩子自己很困惑,为何长大了,小时候的想象力却不见了。

谈及儿童教育,我们都不陌生,街头形形色色的培训比比皆是,让孩子在四五岁开始便接受钢琴、二胡、绘画、声乐培训的家长也不在少数。但究竟何为合适的艺术教育,对儿童教育应该遵循怎样的理念,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。

 

我们真的懂孩子吗?

 

貌似一个很平常的问题,却又引人深思。作为父母,你可能会脱颖而出“了解”,而后又陷入迟疑和自责之中。调查发现,73%的父母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。

 

法国有一名著名的风景画家说过,我每天早上起来向上帝祈祷,让我像儿童一样看待世界,儿童的世界是天真的,他看到的世界都是活的。

著名画家陈丹青也曾经说过,我不是在教你学画画,我是在教你用眼睛观察世界,然后把你的想法画出来,我也不是教你画世界,而是画你的心。

两位艺术家的话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:以孩子的思维和视角对待孩子教育。

 

如何正确教育孩子?读懂孩子的“七景”,培养孩子的“六感”

 

对于教育孩子,盘古树提出七景六感”概念。

七景:吃、拉、睡、医、穿、玩、学

六感:安全感、自主感、真实感、满足感、宁静感、愉悦感

 

晚上到点了,孩子不愿睡觉,父母是不是会很急很烦?你会想不通,为什么孩子不愿睡觉,你有没有想过,可能是孩子并不困,如果孩子不困,为什么一定要让他睡,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原因?还有一个日常很常见的例子,孩子不愿吃饭,家长都会怕孩子饿坏,要求孩子一定要吃。这时候睡和吃已经不是孩子的事,而变成了大人的事。这些很简单的日常,让大人疲惫不堪,让孩子困惑不已。

 

大部分人觉得,不受重视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但是,有的时候过度关注也是导致孩子变得脆弱的一个原因。不管是宝宝学翻身、学走路、搭积木、玩拼图,在给予一定鼓励的同时,一定也要留给孩子一些自己体验自主感的空间。很多家长都认为要多表扬、鼓励孩子,“我家孩子真聪明,2岁就会自己穿裤子了!”、“别人不会的我们孩子都会,真棒!”其实,这类对话还是少出现的好。

 

父母要懂得分清楚哪些是孩子就先天应该能做的,哪些事情是后天需要父母引导的,比如生而为人,饿了就吃,急了就上厕所,这些最本能的事情,父母都给予过多的表扬,反而会破坏孩子的自发性。

 

对于孩子来讲,让他们拥有更好的成长,首先要父母要懂得观察孩子每一个情景的每一种感受,并把自己放在最适当的位置,而不仅是简单的引导或干预。

 

盘古树的“儿童教育程序学”,从孩子成长中的“七个情景”着手,为父母详细剖析孩子每个阶段不同的困惑,让你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,走进孩子内心。如果你读懂孩子的七个情景,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才能恰到好处,做到不越位、不缺位。这里的“位”,即为“儿童教育学”所提倡的理念:顺其自然。

 

“儿童程序教育学”把孩子成长过程的各种感情总结为“六感”,即安全感、自主感、真实感、满足感、宁静感和愉悦感。这六感,对孩子的品格培养、人生格局的建立有着深远影响。能读懂孩子“六感”,便能轻松培养优秀的孩子。

对于孩子来说,要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,作为父母首先要懂得观察孩子每一个情景、每一种感受,并把自己放到适当的位置,而不是简单地引导或干预。

 

从本质上来说,孩子都没什么问题,有问题的都是家长,如果你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,首先,要从自己身上出发,不仅如此,还要看到自己的家族程序,你从你的父辈身上传承到的是什么,是勇敢乐观,还是懦弱自卑?不管是什么,你都会全然地传承给你的孩子。